日期:2025-06-22 12:19:59
爱新觉罗·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,历史上尊称为康熙帝。
他年幼时继承皇位,只有八岁;到了十四岁,他正式开始亲自处理朝政事务。
康熙皇帝酷爱下棋,据说他当年智擒权臣鳌拜,正与一场棋局密不可分;那场棋局让他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然而,康熙与一名侍卫对弈的另一场棋局,却令他深感羞愧。
顺治十八年,年轻的顺治帝突然病重,病情迅速恶化,令人措手不及,他没想到自己会无法挺过这一劫。
在顺治帝健康尚佳之时,并未确定皇太子人选。那时的他不过二十出头,正值风华正茂,自然无暇顾及后事。
直到生命垂危,顺治帝才意识到自己尚未立继承人,后继无人,心中焦急。
展开剩余91%有大臣劝他说:“陛下,当前最紧要的,是确定皇太子人选。”
但顺治帝反复思索,始终难以抉择。
这时,一位名叫汤若望的传教士建议:“三皇子玄烨可托大任。”
玄烨被选中,部分原因在于他年幼时曾患天花,得以对这种致命疾病产生免疫。
在封建时代,天花极为凶险,数以万计生命被夺,玄烨幸免于难,因而具备生存优势。
于是,年幼的玄烨被册封为皇太子。随后,顺治帝驾崩,玄烨即位,史称康熙元年。
为辅佐康熙顺利执政,顺治帝遗诏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,分别是索尼、遏必隆、苏克萨哈和鳌拜。
在四位辅政大臣的帮助下,康熙逐渐熟悉朝政。然而,随着权力的逐步积累,四人之间爆发了矛盾与争执。
尤其是鳌拜,他心怀不甘,野心膨胀,始终不肯居于人下。
在辅政的前三年,鳌拜表面上忍让谨慎,恪守顺治遗命,辅助康熙。
但随着时间推移,他越发渴望更大的权势和地位,不再满足于现状。
康熙六年,首辅索尼因病去世,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开始亲政。
然而,平静的日子并不长久。登基半月内,鳌拜便按捺不住野心,意图越过遏必隆和苏克萨哈,夺取首辅之位。
他找到苏克萨哈,试图拉拢他“站队”,却遭无情拒绝。
苏克萨哈的反对激怒了鳌拜,他开始筹谋铲除苏克萨哈。
两派暗中争斗,苏克萨哈力不从心,明知自己已成鳌拜眼中钉,选择了主动退隐。
他亲自上奏康熙,请求守护先帝陵寝以避祸。
康熙读后疑惑,打算与苏克萨哈详谈。未及深入了解,鳌拜便递上二十四条罪状,试图利用康熙之手清除苏克萨哈。
罪状掺杂个人恩怨,康熙不相信忠诚的苏克萨哈会干出那些事。
尽管年幼,康熙聪慧,察觉此事必有鳌拜操控。
但议政王会议早被鳌拜掌控,无法独立公断。
康熙召见鳌拜与议政王,鳌拜先发制人:“臣原无与苏克萨哈矛盾,但他欺君罔上,秉公执法对陛下不利,建议严惩,以儆效尤。”
康熙冷静回应:“苏克萨哈未必欺君,朝中不少大臣更甚,他仍算守规矩。”
鳌拜被驳斥愤怒难抑,联合党羽围攻康熙,最终逼令康熙下令处死苏克萨哈。
虽心有不甘,康熙只能服从,但誓言必为苏克萨哈报仇。
鳌拜权势如日中天,与年少软弱的康熙形成鲜明对比。
康熙心中酝酿了一个彻底铲除鳌拜的计谋。
鳌拜势力强大,拥党羽众多,且为武将出身,不容小觑。
康熙日夜谋划,频繁与皇太后商讨对策。
他明白侍卫多为鳌拜党羽,首要任务是重新挑选侍卫。
康熙从各王府选拔亲王子弟充当侍卫,训练摔跤和擒拿,迅速练出一批武艺高强的侍卫。
鳌拜闻讯,以为康熙年少轻狂,未加警惕。
第二步,康熙高升鳌拜为一等公,表面上抬举他,实则放松其警觉。
第三步,他提拔索尼之子索额图为一等侍卫,壮大亲王子弟势力。
终于,时机成熟。康熙以下棋为由,召索额图入宫。
鳌拜不以为意,未察觉陷阱。
棋局中每一步都暗藏抓捕鳌拜的准备。
康熙先遣散鳌拜党羽,召集亲王子弟组成善扑营。
康熙问侍卫:“你们害怕鳌拜还是害怕朕?”
侍卫异口同声:“只怕皇上。”
康熙以单独召见之名,设下天罗地网。
鳌拜大摇大摆入宫,却见康熙端坐正中,四周卫士森严。
鳌拜心生警觉,欲逃脱无果。
康熙一声令下,侍卫迅速将其擒获。
昔日权倾朝野的鳌拜成了囚徒。
康熙本拟处死,但念及鳌拜曾救护皇太极,改为终身监禁于阴冷潮湿牢狱。
这场擒拿鳌拜的胜利,始于康熙与索额图的棋局。
棋局不仅成为权力斗争的象征,也让鳌拜势力彻底覆灭,康熙大获全胜。
然而,康熙一生中还有另一场棋局,让他感到羞愧难当。
历史上,棋盘山的传说甚多,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《康熙下棋失信》。
据说某年夏天,康熙率领大军来到塞北木兰围场,准备展开狩猎。
军队尚未完全进入围场,康熙便感疲惫,决定休息。眼前有座秀美的大山,他让众人暂歇于山脚。
休息稍歇,康熙心生好奇,攀登至山顶。
山顶景色宜人,他靠在一棵青松旁,沉醉于微风拂面与花香满怀。
康熙感叹盛世安康,忽然双手痒痒,犯了棋瘾。
命人择净地设棋台,从随行大臣中挑一棋艺不错者陪他下棋。
康熙棋艺高超,首局轻松获胜。
他意犹未尽,提议再战。
第二局依旧大胜,大臣屡败屡战,康熙忍不住轻叹:“你不行啊,再来第三局。”
第三局仍以康熙获胜告终。
连续三局大胜,大臣们脸色沉重,不敢再应战。
众人你看我,我看你,没人敢挺身而出。
实则朝中不乏棋艺高手,但与皇上下棋只能输,且不能露出不悦,否则惹怒皇上恐有杀身之祸。
康熙见无人应答,板起脸再问。
此时,一名年轻侍卫仁福蠢蠢欲动,犹豫再三。
康熙慧眼识人,召他至身边。
问其名号,仁福低声答曰:“奴才仁福。”
“会下棋否?”康熙问。
仁福恭敬道:“会一点,但不敢与陛下较量。”
康熙笑言:“不用怕,来下一盘,朕不会怪你。”
仁福得鼓励,坐下对弈。
他不仅热爱棋艺,且颇有造诣,棋路紧凑,巧妙配合车马炮,令康熙局势一度陷入被动。
两人斗得难解难分,康熙时皱眉,时沉思,棋局激烈异常。
仁福进入忘我境界,忘记对手乃皇帝,尽心思考每一步。
观棋大臣紧张不已,怕皇帝输棋惹恼众人,暗中劝仁福放水。
仁福全神贯注,未察觉。
一回合后,他的马吃掉康熙的车,有懂棋者低声示警,康熙处境危险。
围观者屏息凝神,焦急等待变局。
此时一名大臣突发奇想,大声提醒:“陛下,山脚下蹿出一只大老虎!”
康熙闻言立刻起身望向山下,兴致勃勃。
大臣指点方向,康熙准备下山一看究竟。
他笑言:“朕先去猎虎,回来再和你下棋。”
仁福点头称候,等待康熙归来。
康熙骑马追赶“老虎”,折腾一番只遇见一头野鹿。
俗语有云:“有鹿便无虎。”
康熙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