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8-30 05:49:26
飞机降落安曼的那一刻,我以为自己准备好了。毕竟,我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做功课,看了无数攻略,甚至还学了几句阿拉伯语的问候语。但真正踏上约旦的土地,和当地人生活了两个星期后,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国家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了。
那些网上流传的标签——贫穷、战乱、保守、危险,似乎和我眼前的现实完全对不上号。坐在回程的飞机上,我一直在想,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?是我们的信息来源有问题,还是我们习惯了用某种固化的视角去看待陌生的世界?
第一个震惊:他们的热情程度超出想象
刚到安曼的第二天,我就迷路了。拿着手机地图在老城区转了半个小时,越走越糊涂。那种窄窄的石板路,两边都是相似的古老建筑,对于一个路痴来说简直是噩梦。
正当我急得满头大汗的时候,一个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大爷走过来,用英语问我:"Are you lost?"我点点头,掏出手机想给他看目的地。结果他直接摆摆手说:"Follow me。"
这一跟,就跟了二十分钟。老大爷一边走一边和我聊天,问我从哪里来,来约旦干什么,还不时停下来指着路边的建筑给我介绍历史。我心里开始有点不安——这在国内,如果有陌生人这样热情,我第一反应肯定是提高警惕。
到了地方,我准备掏钱感谢他,他连连摆手拒绝了。我说那至少让我请你喝杯茶吧,他笑着说:"Welcome to Jordan!This is our culture。"然后就真的走了,头都不回。
这件事让我开始思考,我们是不是太习惯于用"防备心"来保护自己了?在国内,陌生人的过度热情往往让我们怀疑动机。但在约旦,我渐渐发现,这种热情是真诚的,没有任何附加条件。
后来的日子里,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。在餐厅吃饭,老板会主动送免费的小菜;在市场买东西,摊主会多塞几个水果给你;甚至路上偶遇的年轻人,知道你是游客,会主动帮你拍照,还要确认拍得满意了才走。
有一次,我在一家小餐厅吃晚饭,隔壁桌的一家人听说我是中国来的,竟然邀请我加入他们的聚餐。男主人告诉我,这是他女儿的生日,然后硬是让我坐下来一起吃生日蛋糕。那个小女孩还害羞地用英语对我说:"Thank you for coming to our country。"
那一刻我真的有点想哭。在国内,我们总说人情味越来越淡,邻居之间都不怎么来往。但在约旦,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。这不是表演,不是为了什么目的,就是单纯的善意。
第二个震惊:女性地位比想象中高得多
出发前,我最担心的就是约旦作为穆斯林国家,女性地位会很低,街上可能很难看到女性。结果第一天走在安曼街头,我就发现自己完全想错了。
不仅街上女性很多,而且她们的穿着比我想象的要多样化得多。有戴头巾的,也有不戴的;有穿长袍的,也有穿牛仔裤T恤的。最让我意外的是,很多女性看起来都很自信,走路带风,完全不是我刻板印象中那种低眉顺眼的样子。
在安曼大学附近,我遇到了一个叫Fatima的女大学生。她主动跟我搭话,问我对约旦的印象怎么样。聊天中我才知道,她在读工程学硕士,毕业后准备去德国继续深造。
"你们国家的女孩子都能自由选择专业和工作吗?"我小心翼翼地问。
她笑了:"当然啊,我妈妈是医生,我姐姐是律师。约旦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在中东算很高的了。"
后来我专门查了数据,发现约旦女性的大学入学率确实很高,甚至在某些专业超过了男性。而且约旦有不少女性政治家、企业家,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。
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我住的民宿老板娘Amal。她是个四十多岁的单身女性,独自经营着三家民宿,还在当地开了一个旅游公司。她告诉我,约旦法律保护女性的财产权和工作权,她的生意完全靠自己打拼出来的。
"我见过很多中国游客,他们刚来的时候都很惊讶,"Amal边给我泡茶边说,"他们以为约旦女性都被关在家里不能出门。其实我们的自由度比你们想象的大多了。"
这让我开始反思,我们对伊斯兰世界的了解是不是太片面了?媒体报道总是聚焦于极端保守的地区,但像约旦这样相对开放的穆斯林国家,我们了解得太少。
有一天晚上,我参加了一个当地的文化沙龙。现场一半以上都是女性,她们热烈地讨论文学、艺术、社会问题。有个女孩甚至在台上分享她的创业经历,台下掌声雷动。那种氛围,和我在国内参加的任何活动都没有区别。
第三个震惊:经济发展水平远超预期
说实话,出发前我做了最坏的心理准备。网上的照片大多是古老的建筑和沙漠风光,给人一种经济落后的印象。我甚至准备了很多现金,担心信用卡不能用。
结果一到安曼,我就傻眼了。机场现代化程度很高,出租车都是新车,司机熟练地使用GPS导航。更让我惊讶的是,市区的购物中心比我想象的要豪华得多。
第三天,我去了安曼最大的商场City Mall。这里有Zara、H
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